114中文网 > 古邑侠踪 > 第61章 幽境

第61章 幽境


有了张小薯的相随,秦时月的内心安定多了。
  首先是生活上方便多了,不必再自己操心一日三餐及如何出行,小薯会帮他考虑或安排。
  再是凡是工作上想到的事,只要托付给小薯,都会帮他传达、处理和安排,不必担心遗漏或没有着落等问题。
  还有就是多了个伴,凡事有商有量,也不再有寂寞感,可以最大限度地将一些无聊的人事从脑海中排除出去。
  时月于是一门心思要找到那个灰衣人。
  他想,如果灰衣人真的是往支洞走了,那么,那个逃跑的方向,很有可能是梨洲一带。但万一梨洲那边还是排查不出,那么,那个神仙洞里会不会还有另外的支洞泥?又是通向哪里?
  这样一想,他内心又高兴起来,决定再入神仙洞一探,于是向庄厚德请示行动。
  庄厚德自然支持,满意地点点头,说,去吧,只是要注意安全,并建议他最好多带几个人。
  时月说,有张小薯就够了。兵在精而不在多。庄厚德听了,呆呆地看了他好一会,才默默地点了点头,心中似乎有所触动。
  时月想,团长大人啊,您是该好好反省一下的了。看看您手下吧,平时鸡鸣鸭啄的一大帮子,吃起饭来热热闹闹,满满三桌都还坐不下,可干起活来呢?不就一个金不换吗?
  时月这次骑了缴获的黑马,让小薯骑了他的黄膘马,两人径直来到神仙洞口,将备了一应物资的帆布大包背于身上,然后让小薯带着马儿去梨洲码头客栈等他消息。
  正常情况,他明天就到客栈与小薯会合,万一不能赴约,就去找成天乐,带着乡保安队的人马进洞,再往左边的支洞进行救援。
  秦时月来到洞中,打开矿灯,刹时,一道白光直扑漆黑的岩洞,像一把利剑刺破了黑暗。
  他很快找到了那个支洞。
  地上,静静地躺着那块带血的手帕,好像是在向他示威一样。
  秦时月进入支洞,一边前行,一边以木炭划石作记。
  这洞一路向西倾斜,时宽时窄,时高时低,但明显比上次那个上行的主洞要潮湿多了。
  后来又听到水声,岩洞七拐八弯,但凭着指南针,他大抵能掌握方向,觉得前面应该是沿着云龙江在走,也就是在十里长山的肚腹内。
  个把小时后,洞口显现出来,秦时月刚想钻出,却不甘心地将矿灯往左侧阴影处照了一下,却豁然又现出一个黑乎乎的洞口来。
  秦时月点点头,心想,是了,这就对了。
  于是先从正面出了主洞口,在山坡上打量一番,见到了树叶般浮在江中的梨洲,便知道从这个洞口出去,即可到达梨洲,故而梨洲人恐怕脱不了干系。
  不过现在,我倒是想从另一个洞下去,看看会到哪里。时月想着,于是拐入左侧的支洞,一路摸索而下。
  道路渐渐折向南边,那就应该是往江边靠了。再继续,落差越来越大,难道是往江底去了?后来遇到蝙蝠惊扰,他也就没敢多想,只是专心于脚下和眼前,随时提防着不测。
  沿途石壁潮湿,还时有飞瀑流泉,也有“哗哗”的流水声传来,想是底下还有暗河。
  走了约莫四五个钟头,中间时月肚子都“咕噜咕噜”响了,便掏出饼干和锅巴充饥,一边吃一边走。岩洞又逐渐向上延伸。
  后来,他总算走出了几丈高的洞口,一看,自己好像身处谷底,抬头向上看,双眼被光线刺得有些睁不开。
  时月于是急忙将视线收回,闭上眼,向不同方向转起了眼球。转一会,再睁眼,然后再转一会,再睁。如此反复,才睁眼用力观察身边近处的柴草与水流。等基本适应了,才将视线渐渐放远。
  四周都是几百米高的悬崖绝壁,看不到一点路,只露出顶部长方形的一小爿蓝天。低头打量,面前是恍如河洲一般的湿地,有水有沙,有树木草丛。
  秦时月想,这会是哪里呢?自己能不能上去?他的目光在绝壁上搜索,很快就露出了笑脸。
  原来,他看到那石壁上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石缝,里面长满了小树与灌木,他想,如果要爬上去,那就惟有依靠这些树木了……
  他正在出神之际,忽然眼前一黑,急忙往后一仰身,随即一个后空翻,然而已经迟了,脸上是避开了,大腿上却一阵生痛,低头一看,裤子都被抓出一个口子来,鲜血开始渗出。
  他急抬头张望,只见两只猕猴正在他头上的藤蔓上跳跃荡悠,一边冲着他呲牙咧嘴。
  秦时月想,好你个猴头,竟敢袭击本公子,我让你们见识一下三藏法师的手段!于是随手从地上拣起几颗小石子扔去,猴子受惊后发出凄厉的尖叫。
  这下好了,随着满壁柴草响树枝摇,许多只猴子合围过来,对着秦时月“吱吱”示威,有的还向他投掷坚果呢。
  正当他不知所措之际,只听一声吆喝,随即见到一个人影轻捷地落在他面前,原来是一名白发白须的老者。

  时月打量眼前的老人,长相与打扮就是个普通的山民,只是显得瘦劲,似只一身精肉,动作格外敏捷。
  最是那一双眼睛,亮得跟手电似的,看过来好像要将人照穿一样。
  只见老者将手捂在嘴上,吹出一串音调古怪的口哨。
  过一会,一只豹子呼的一下蹿出来,依偎在老者身边。老者以左手轻抚豹子的脑袋,与豹子四目相接,恰如亲人一般。
  那些猴子见了,纷纷停住了身子。豹子昂首对着崖壁一声低吼,猴子们“呼啦”一下跑得踪影全无。
  秦时月连忙向老者作揖致谢,说:“这位仙长,多谢搭救之恩,要不我真不知道怎么脱身了。”
  老者“哈哈”一笑,说:“不客气,不客气,不是‘仙长’,只是‘痴长’你半百而已。古稀老人了,嘿嘿。你刚才的举动,确实是激怒它们了。人都要骗,喜欢听好话,何况动物?硬碰硬可不行,哈哈哈。”
  “是的,是的,晚辈不自量力,让前辈见笑了。”秦时月腼腆地说,心里想,这话中可有机锋啊,莫非我是遇到高人了?更让他诧异的是,看这人的长相,虽然发长须飘,但脸色红润,皱纹很少,最多也就五十多岁吧,怎么说是古稀老人呢?
  “你能从此洞出来,还能甩石击猴,可见勇气过人,后生可畏!不过,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,小伙子,你还真应该学会有敬畏之心——在这里,猴子、豹子它们这些野兽才是主人,你我都是客人啊,呵呵呵。”说完用手抚了抚豹子的脊背,另一手往旁边一指,说:“你看,又一个主人来了……”
  秦时月转头一看,见一只高大的山羊出现在视野中,慢慢地向他们接近。
  豹子动了动身子,昂首看看老者,老者摇摇手,说:“这是你的朋友,不可伤了它哦,”然后又转向秦时月,笑着说,“以为是山羊吧?你再仔细看看。”秦时月细细打量,确实不是山羊,只是有山羊的胡须罢了,头像马,身类牛,于是抱歉地说:“晚辈孤陋寡闻,还真不识,要请仙长指教。”
  老者告诉他,那叫鬣羚,本地人叫“四不像”,又称木羊。这动物姿态威武,力气也大,速度又快,集羚羊、麋鹿、野猪等优点于一身,是攀援高手,是跋山涉水时十分理想的坐骑。
  原来,老者在此生活久了,与飞禽走兽相熟,一声忽哨吹出,常能招来好几样动物,把个秦时月听得目瞪口呆,好不羡慕。
  待自己从出神中反应过来,秦时月忙不迭地说:“晚辈冒昧闯山,实是鲁莽,只是形势所迫,还请仙长指教!”
  “哦,你难道不是来旅行或探险的么?”老者诧异地看着他。
  秦时月也不隐瞒,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身份和此行的目的作了汇报与介绍。秦时月是一根肠子通到底的人,也是典型的云龙江人的脾气。
  老者从怀里掏出两个番薯,递给他一个,还有一个扔给了一旁的鬣羚,又在豹子身上拍了一下,豹子便腾身离去。
  他找了处干净的岩石,让秦时月一起坐了,然后跟他愉快地攀谈起来。
  两个人都是直性子,讲话不绕弯不兜圈子,谈得很是投机。
  “我姓公良,复姓,公正之‘公’,良善之‘良’。名闭目。你叫我闭目即可,又通俗,又上口,又好记。意思也好:两眼一闭,万事大吉。做人一要学会闭嘴,二要学会闭目。当然,如果眼耳鼻舌身意都能闭住了,那就得道了啊,哈哈。”
  秦时月说:“那哪敢?我叫您公良先生吧!”
  老者打量了他几下,摇摇头,笑笑,说:“山野之人,称什么先生啊?”
  时月说:“当年鬼谷子不是也在秦梦毗卢岩一带修行吗?大家都称他为‘鬼谷先师’呢。我那大师父仙逝后,人家也尊他为‘白猿先师’。您是当世高人,晚辈就称您‘公良先生’如何?”
  “非得称‘先生’啊,可见是个犟孩子。那随你了。”老者说。
  公良先生用手朝头顶一指,说:“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此处是山谷,其实是一处天坑。走,我带你上去。”说完在前面攀援引路。
  旧檀有《幽境》诗述之:
  秘洞通幽境,
  桃源迎面开。
  坑深谁与共,
  豺豹虎狼来。


  (https://www.114wxw.cc/book/82804425/77777717.html)


1秒记住114中文:www.114wxw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114wxw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