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4中文网 > 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 > 第152章 赵国求援各诸侯

第152章 赵国求援各诸侯


伊晨也做了两手准备,为了进一步逼迫赵国求和,派出苏杉杉率领3000骑兵继续南下,进攻阳曲邑南部的静乐邑(山西省静乐县),同时派出斥候队,渡过晋阳外的汾河搞侦察活动,搞出一副要继续南侵的样子。
  这样的佯攻,实际是为了增加赵军正面压力,逼迫他们据城以守。
  不会让赵肃侯一个失心疯选择与自己的库赛特死磕,史书上记载赵国与秦国死磕,哪怕长平之战被坑杀40万赵军,(其中精锐部队应该是10万左右,30万是征召民夫),其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,让伊晨颇为警惕。
  趁着继续佯攻的这个功夫,伊晨把3万赵军战俘迁往北方,其中一万是邯郸卫卒,还有一万晋阳卫卒,都是赵军战斗力最强精锐。
  伊晨则希望通过长生天教的宣教和神迹展现,让这些人宣教后,成为库赛特自耕农,并把他们迁居北方,去盯着那些游牧部落民。
  伊晨自己的地盘越打越大了,为了今后库赛特汗国的社会稳定。
  伊晨确实有必要吸纳战俘,尤其就拿赵军精锐来实验,查看这些人教化程度,同时给予米粮家畜的优待。
  如果能够完全教化,那也就不需要一杀了之了,若这些赵军精锐不能教化吸纳,那么就只能坑杀了事。
  目前,伊晨整个骑砍2系统npc,骑砍2系统士兵与库赛特牧民,也才堪堪10万人,正规作战精英部队,才2万多,库赛特牧民8万多人,成为了一个标准半游牧半农耕的国家。
  相比之下,吸纳的林胡部落有6万人,匈奴有17万之多,占领下北方赵地的赵国国民加流民野人,都有百万人。
  一个少数民族,想要掌控如此大的人口基数,是相当困难的。
  一般能采取就是划分阶级,以夷制夷的办法,那么用赵国军户去牵制游牧部落,也是比较好的办法。
  尤其,伊晨可从未放松过游牧民的掌控和观察,目前完全掌控的,只有匈奴挛鞮部,和林胡丘林部,里面编制了大量库赛特牧民,丘林部首脑是替身npc阿普吐勒额与女儿阿库娅,匈奴挛鞮部首领是替身npc帕拉伽斯。
  其他匈奴和丘林部落,尚且未做到完全控制。
  在伊晨看来,只有编入了自己的库赛特牧民,首脑是替身npc,才是完全控制。
  其他人最多只能说表面臣服而已,草原人从来不缺背叛者,就算把他们打服了,这群人也会叛乱,要么西迁去中亚草原,去斯基泰人操控的中亚,挤压那边的大月氏,小月氏。
  况且,伊晨自己的招兵上限是8800人,自己本身带队就占掉6000余人,每天只能拉2800多人而已。
  虽然这支军队已经天下无敌,那么无敌与真正的控制有着本质区别。
  伊晨面临的问题扩张速度太快,导致库赛特的统治根基没打稳,游牧民族尚且可以用长生天教这个统一信仰挟制他们。
  包括赵地,中原诸侯,伊晨统治他们就没有正统性,对于闹事的贵族世家,要么通过平阴柳氏、阳曲郭氏灭族一刀杀的办法,要么就是用替身npc去取代他们首脑。
  毕竟,从十月发兵攻打赵国,到十一月中旬,前后一个多月而已,伊晨就把赵军边境从岱海(内蒙古凉城县)一路推到了阳曲邑(山西省定襄县),两地直线间隔达220多公里。
  如果再加上伊晨占领的康巴诺尔湖(内蒙古康保县),腾格里诺尔湖(内蒙古),东西跨度为280公里。
  这点距离对于后世来说,不算什么,可是现在是古代,有的连土路都没有。
  要在这里做到从上层统治的命令,直达基层是相当困难的。
  所以,伊晨忙着做三件事。第一,大搞基建,建大同城修复雁门关。第二,大搞长生天教宣教。第三,便是打击贵族门阀,无论是草原贵族,还是中原贵族。
  一切都是为快速稳定占领区所做的努力,当然里面也不乏反抗,不过伊晨都用菜刀斩乱麻,杀鸡儆猴这种办法进行镇压。
  当然,对于赵国百姓,佃户,伊晨也格外优厚,发米发粮发家畜,还给建房建舍,如此好的待遇,获得了广泛赵地百姓的优待和拥护了,有了统治性基础,但是要去除赵国在这里数百年统治的根基,仍然需要很多时间。
  而另外一边,赵国相国安平君,在征得赵肃侯同意后,同时向魏国,韩国,齐国遣使请求援助。
  过了几日后,当赵国使者到达魏国都城大梁(河南省开封市),求见魏惠王。
  这让魏惠王魏莹大跌眼镜,没想到一向傲骨的赵侯居然服软了,遣使求援?
  原本准备落井下石,坐山观虎斗的魏惠王,顿感不妙,这说明赵国内部出现了很大问题,于是马上再度招来了谋臣犀首公孙衍。
  ,魏惠王严肃地说道:"孤觉得犀首之言甚是有理。今日,赵国遣使求援,此事让孤深感忧虑。孤之大魏与赵国虽有仇怨,但戎狄之患更甚。赵亡魏危,韩亦不保。此时助赵,实为自保。"
  公孙衍见魏王已有决断,心中大喜,连忙躬身道:"大王英明!臣请命即刻择使臣,先行赴邺城会晤赵侯,商议援助之事宜。"
  "慢!"魏惠王忽然抬手制止,"公孙犀首,先派人送信与赵侯,邀其来大梁密谈。"
  "来我大梁?"公孙衍诧异,"这..."
  "赵侯让若肯屈尊来访,便是对我大魏诚意之表现。"
  魏惠王嘴角泛起一丝狡黠的笑意,"届时,索还失地,岂非易如反掌?"
  公孙衍恍然,连连称善:"吾王妙算!如此甚好。"
  魏惠王满意地点点头,挥手道:"去吧,即刻备车马,速递国书!"
  "臣遵命!"公孙衍应声告退。
  魏惠王魏莹盘算着,自己无论如何也要赵肃侯那小子付出额外的代价。
  想起数年前,被齐、秦、韩各国骑在脑门上蹦迪的场景,魏惠王就无地自容,恨不得脚下有个洞,此刻可以立马钻进去。


  (https://www.114wxw.cc/book/14345356/77777626.html)


1秒记住114中文:www.114wxw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114wxw.cc